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处
返回校园主页

搜索

首页  通知公告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首堂课领导干部集中听课情况总结
发布者:pgzx    发布时间:2025-03-04    浏览次数:13

 

全面了解新学期教学运行和服务保障情况,确保学校教学工作平稳有序开展,根据《山东第二医科大学关于做好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全校听课工作的通知》要求,学校全体领导干部集中听取了学期首堂课,现将有关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听课安排

本次首堂课听课安排为开学首日第一节开设的所有课程,涉及浮烟山、虞河2个校区,14教学单位个年级(2020级、2021级、202220232024162个行政班,72名教师和53门课程(含2门实验课、1门研究生课程2门国际学生课程),课型包括理论课、思政课实验课。

二、听课情况

根据教学质量智慧监测系统数据显示110名领导干部听评课118人次其中理论课91人次,实验课5人次,思政课21人次研究生课1人次

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督导评估专家委员会专家听课评价97次,其中本科生理论课30次,临床见习理论课50次,思政课6次,集体备课11次。

三、评价结果

(一)教师教学情况

根据听课评价结果,新学期首堂课教师备课充分,教学目的明确,教学内容设计合理,课堂讲解逻辑清晰、层次分明、重难点突出,教学效果良好。

1. 理论课教学情况

1对理论课的不同评价维度得分进行归一化统计分析,各项指标变化趋势与往年相似。与上学期相比,各项指标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根据历年领导集中听课评价结果,教学重视度评分始终位居榜首,这表明我校教学工作中心地位深入人心教师高度重视课堂教学,教学态度认真。相对而言,特色鲜明度与上学期(9.29)相比略有提升,但在五个维度中评价得分最低,说明教师教学风格未充分体现课程专业及个人特色。“学习有效度”评分为近4个学期来最高,说明学校基于“产出导向的教学改革成效显著,教师课堂教学效果不断提升。

2)反馈意见与建议部分教师教学方法较为传统,与学生互动较少个别课程简介部分应适当压缩时长,教师对课堂的掌控力仍需提高;部分教师教学课件应进一步美化,适当采用双语授课,进一步提高口语水平。具体评价意见授课教师可通过学校移动校园APP“教学评价”功能“领导同行评语”进行查看。

2. 思政课教学情况

1对思政课的不同评价维度得分进行归一化统计分析,内容正确度得分最高,教学重视度次之,教学互动度得分最低说明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反馈意见与建议:个别教师应强化与学生互动,提升课堂活跃度;部分课程需继续优化教学内容,美化PPT,增加双语教学。

3. 意识形态方面

开学首周领导干部共完成意识形态评价93人次各维度评价结果均为A等级。

(二)学生学风情况

学生学风获A等级率为90.7%B等级率为9.3%上学期(A等级率84.8%)相比明显升高反馈意见与建议主要为:个别学生迟到,上课过程中低头看手机、打游戏,参与师生互动不积极等。

(三)教学保障情况

教学条件保障获评A等级率为92.4%B等级率为7.6%上学期A等级率86.6%)相比明显提高。反馈意见与建议主要为教室钟表时间不准确,投影设备清晰度不足,话筒需进一步调试等

四、相关建议及整改要求

1. 增强课堂互动

    各学院应针对部分教师课堂教学过程中与学生互动略显不足的问题展开专项培训,帮助教师优化教学设计,充分运用教学工具、AI辅助等设计一些互动性强的课堂活动,并根据课程内容和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灵活调整方法,保证互动的有效性。

2. 深挖课程特色

在各项指标评分中,“特色鲜明度”评分长期处于末位,各学院教师应深入剖析本专业的核心知识体系,深挖课程和专业特色,整合专业相关资源,改进教学方法,切实增强教学的针对性与独特性。

3. 强化学风建设

学生管理部门应完善管理制度,针对迟到等违反课堂纪律的行为形成规范化约束机制;教师需创新互动形式,增强课堂吸引力来凝聚学生注意力;辅导员、班主任应协同合作,通过思想引导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通过多方合作,最终实现学风建设从外在规范到内在自觉的全面提升。

4. 夯实教学保障

教学条件保障部门要增强教学保障的责任意识,及时发现问题,提前做好教学设备的调试与维护,保障教学正常进行。

5. 各相关部门、学院针对领导干部集中听课发现问题见附件进行核实和深入分析,制定相应整改措施,于202537前,将办理情况以纸质形式报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处。

 

附件:2024-2025学年第学期领导干部集中听课发现问题及建议(见各部门学院邮箱)

 

 

 

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处

202534



 



上一篇:下一篇: